1. 首页 > 朋友圈文案

王之涣的诗6首,意境高远,流传千古

1.

《登鹳雀楼》

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
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
赏析:前两句写落日、黄河,景象壮阔。后两句富有哲理,表达积极进取精神 。

写作背景:开元十五年(727年),王之涣游历山西蒲州府鹳雀楼时所作。


2.

《凉州词二首·其一》

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
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
赏析:前两句描绘塞外风光,雄浑壮阔。后两句借羌笛、杨柳,委婉表达戍边者的思乡之情。

写作背景:王之涣一次远游边塞时所作,又题作《听玉门关吹笛》 。


3.

《凉州词二首·其二》

单于北望拂云堆,杀马登坛祭几回。

汉家天子今神武,不肯和亲归去来。

赏析:写突厥首领求和亲,因唐朝天子神武而无功而返,展现唐朝国力强盛。

写作背景:创作于王之涣游历边塞期间。


4.

《宴词》

长堤春水绿悠悠,畎入漳河一道流。

莫听声声催去棹,桃溪浅处不胜舟。

赏析:借景抒情,以春水悠悠、小船难行,表达惜别之情,构思巧妙。

写作背景:在冀州任衡水主簿期间所作。


5.

《送别》

杨柳东风树,青青夹御河。

近来攀折苦,应为别离多。

赏析:借杨柳被攀折,含蓄表达离别的频繁和伤感。

写作背景:在冀州任上所作。


6.

《九日送别》

蓟庭萧瑟故人稀,何处登高且送归。

今日暂同芳菊酒,明朝应作断蓬飞 。

赏析:写重阳节送别,既有当下相聚饮酒的感慨,又有对未来漂泊的担忧。

写作背景:开元二十年(732年),王之涣流寓于蓟丘(今北京德胜门外)时所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