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《思母》
元代· 与恭
霜殒芦花泪湿衣,白头无复倚柴扉。
-秋霜降落,芦花凋残,泪水浸湿了我的衣裳,再也看不到母亲白发苍苍倚着柴门盼我归来的身影。
2.《忆母》
清代 ·倪瑞璿
暗中时滴思亲泪,只恐思儿泪更多。
-暗地里常常流下思念母亲的泪水,只是担心母亲思念我的泪水会更多。
3.《哭母》
明代 ·沈周
我母知相忆,时时魂梦通。
-我的母亲知道我在想念她,常常会在梦中与我相通。
4.《思亲》
元代 ·贯云石
细较十年衣上泪,不如慈母线痕多。
仔细比较十年来自己衣上因为思念亲人而流下的泪水,却不如母亲为我缝衣时在衣服上留下的线痕多(借线痕表达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更多) 。
5.《游子吟》
唐代· 孟郊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
-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,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。
6.《晒旧衣》
清代· 周寿昌
重缝不忍轻移拆,上有慈亲旧线痕。
-重新缝补的时候不忍心轻易地拆移,因为上面有慈祥母亲旧日缝补的线痕。
7.《祝父母诗》
清代· 慈禧
殚竭心力终为子,可怜天下父母心。
用尽全部的心思和精力终究都是为了子女,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片苦心。
8.《母别子》
唐代 ·白居易
母别子,子别母,白日无光哭声苦。
-母亲和孩子分别,孩子和母亲分别,大白天仿佛都没有了光亮,哭声充满了悲苦。
9. 《乌夜号》
唐代 ·李群玉
四子各分散,母声犹至今。
-四只小鸟各自分散,鸟妈妈的叫声仿佛至今还能听到。
10.《十五》
北宋 ·王安石
月明闻杜宇,南北总关心。
-在明亮的月色中听到杜鹃的啼叫,无论南北都让我对母亲充满牵挂关心。
11.《送母回乡》
唐代 ·李商隐
母爱无所报,人生更何求。
-人生如果不能尽孝,那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。
12.《游子》
唐代· 佚名
慈母倚堂门,不见萱草花。
-慈爱的母亲倚靠着堂前的门盼望着孩子归来,却看不见堂前萱草开放。
13.《西上辞母坟》
唐代· 陈去疾
林间滴酒空垂泪,不见丁宁嘱早归。
-我在林间洒酒祭祀,徒然地流下泪水,再也听不到母亲反复叮嘱我早点归来的声音了。
14.《步虚》
唐代· 司空图
阿母亲教学步虚,三元长遣下蓬壶。
-老母亲亲自教我学唱步虚词,那掌管天地水的三元真君常常派人从蓬莱仙山下来。
15.《慈乌夜啼》
唐代 ·白居易
慈乌失其母,哑哑吐哀音。昼夜不飞去,经年守故林。夜夜夜半啼,闻者为沾襟。
-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,悲哀地叫着,声声悲啼。它昼夜不离开旧林,整年守着母亲栖息过的树林。每天半夜都哀啼,听到的人也不禁泪湿衣襟。
16.《国风·邶风·凯风》
先秦 ·佚名
凯风自南,吹彼棘心。棘心夭夭,母氏劬劳。
-和暖的南风轻轻吹,吹着酸枣树的嫩芽。酸枣树芽长得嫩又壮,母亲养育儿女辛苦啦。
17. 《蓼莪》
先秦· 佚名
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蓼蓼者莪,匪莪伊蔚。哀哀父母,生我劳瘁。
-看那莪蒿长得高,却不是莪蒿是散蒿。可怜我的爹与妈,抚养我大太辛劳!看那莪蒿相依偎,却不是莪蒿只是蔚。可怜我的爹与妈,抚养我大太劳累!
18. 《墨萱图·其一》
元代 ·王冕
慈母倚门情,游子行路苦。甘旨日以疏,音问日以阻。
-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着孩子,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!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减少,连音信都变得稀疏难通。
19.《岁暮到家》
清代 ·蒋士铨
爱子心无尽,归家喜及辰。
-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,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,母亲多高兴啊。
20.《别老母》
清代 · 黄景仁
搴帷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
-掀起门帘看母亲,要去河梁之地了,母亲白发苍苍,愁容满面,泪水流干了。
21.《忆母》
明代·张宁
平生勤苦事,日远益悲辛。
-母亲一生辛勤劳苦的事情,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发让人感到悲伤和辛酸。
22.《迎春乐》
宋代·杨无咎
莫管明朝添一岁。尽同向、尊前沉醉。且唱迎春乐,祝慈母、千秋岁。
-管明天又添了一岁,大家都一起在酒杯前沉醉。并且唱起迎春的乐曲,祝愿慈母长寿。
23.《彩衣曲》
明代·唐文凤
彩衣兮般般,游子归兮慈母欢。
-彩色的衣服多么斑斓,游子归来啊慈母满心欢喜。
24.《小诗送孟坚北归》
宋代·李光
汝到家中暂喜欢,倚门慈母问平安。
-你回到家中会暂时感到欢喜,倚门而立的慈母定会询问你一路是否平安。
25.《女子生日》
南宋·王十朋
萱堂有慈母,淑德可为师。
母亲品德高尚,是女儿学习的榜样。
26.《母子吟》
宋代·释文珦
游子行远方,慈母在高堂。
-漂泊在外的儿子到了遥远的地方去,慈祥的母亲则守在家中的高堂之上(苦苦思念)。
27.《游子吟》
明代·唐文凤
朝为游子吟,暮怀游子悲。
-早晨为游子而吟诗,晚上心怀游子的悲伤。
28.《题致乐堂 其二》
元代·张之翰
细看慈母忘忧处,便是贤郎致乐心。
-仔细观察慈母忘却忧愁的地方,那便是贤良的儿郎让母亲感到快乐的心意所在。
29.《得家书》
明代·夏原吉
慈母书来三月初,书中教诫意何如。
在三月初收到了慈母寄来的家书,信中教诲劝诫的内容是什么呢?
30.《题白云山舍为桑孝子作》
明初·胡奎
欲知慈母心,磊磊高山石。
欲知慈母操,青青古岩柏。
-想要了解慈母的心意,就像那重重叠叠的高山巨石一样坚定。想要了解慈母的节操,就如同那青青的古岩柏树一般坚贞。
31.《春草曲》
元代·胡助
游子归来慈母喜,阶前斗草争儿戏。
-当游子归来的时候,慈祥的母亲满心欢喜,大家在台阶前玩着斗草的游戏,就像回到了儿时欢乐的时光。
32.《将母》
北宋·王安石
月明闻杜宇,南北总关心。
-在明月高悬的夜晚,听到杜鹃鸟的啼叫,无论身在南方还是北方,心中总是牵挂着家中的母亲和家人。
33.《柳梢青·题具庆堂》
明代·李昌祺
素发严亲,酡颜慈母,眉寿双全。
-头发斑白的父亲,面色红润的母亲,他们都长寿健在。
34.《燕诗示刘叟》
唐代·白居易
思尔为雏日,高飞背母时。
当时父母念,今日尔应知。
-想想你们小时候,高飞着背离母亲的时候。当时父母的思念之情,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了吧。
35.《寄书后作》
南宋·林希逸
料得家人亦念我,倚门应是月当檐。
-料想家人也在思念着我,他们应该是在月光照在屋檐下的时候,倚靠着门盼望我归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