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朋友圈文案

苗族的风俗习惯,苗族文化习俗

苗族文化习俗丰富多样,主要有以下方面:

服饰:苗族男子头缠布帕,身穿对襟衣,衣袖长而小,裤简短而大,喜包青色裹脚。衣扣一般为七颗,有的青年男子为显示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。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,头帕因地而异,首饰造型精美、种类繁多,有银帽、银盆、凤冠等,衣服过腰大而长,衣袖大而短,无衣领,袖口大,胸前及袖口习惯滚边、绣花或缕纱,并加栏杆花瓣,裤子较短,裤脚较大,裤筒边缘装饰与衣服相同,礼裙长而宽,下脚沿边满绣花纹,并滚栏杆及大小花瓣,鞋子满绣花,头尖口大,后跟上耳。

饮食:喜欢吃油茶,将油炸后的爆花米掺水煮成待客茶;还吃山泥鳅(晰蜴,统称四脚蛇),会将处理后的山泥鳅加少量米粉腌入坛子内招待贵客;农历过年喜欢吃青菜,一般不切碎。此外,苗族喜爱饮酒,用米糖制酒曲酿糯米甜酒,称“水酒”,凡待客人或办喜事必不离酒,还有唱酒歌、换酒、喊酒的习俗,且喜腌酸。

居住:黔东南居民住木制平房和楼房,楼房一般为两层,建筑形式多为“吊脚楼”,屋顶为双斜面,顶棚上层贮藏粮食、杂物,吊脚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。湘西和贵州松桃等地采用木质结构、双斜面瓦顶或草顶平房,每幢 3~5 间,“偏厦”作灶房或牲口圈。云南文山地区苗族居民住宅的墙壁多用竹条编织、外面糊上泥土,屋顶为平形草顶。昭通地区的苗族居民多装“权权房”,即几根树干交叉搭糊,盖上茅草,用树枝或竹子编织、糊泥作墙的房屋,一般隔为两间,人畜各一。海南岛苗族住的是长而窄的茅草房,三间一幢,屋檐较长,檐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。川南和黔西北的苗族多住土墙草顶或瓦顶的房屋。

节日:民间传统节日较多,有苗年、四月八、龙舟节、吃新节、赶秋节等。境内大部分苗族有腊月二十三祭灶神,腊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杀年猪,除夕打糯米粑、贴春联,除夕夜守年,初一开财门等风俗。

婚姻:苗族青年男女婚姻比较自由,男女青年通过“游方”“坐寨”“踩月亮”“跳花”“会姑娘”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,恋爱成婚。也有父母包办婚姻的,一般通过亲友撮合,讲门当户对。部分地区苗族妇女有婚后“不落夫家”的习俗,还有“还姑娘”“转房”“妻姊妹婚”等习俗。

礼仪:苗族十分注重礼仪,各种场合长幼有序、大小有别。客人来访,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,若是远道来的贵客,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。吃鸡时,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,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,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,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夹给客人,客人要分给在座的老人。宴会上以鸡、鸭待客为佳肴,尤以心、肝最贵重,要先给客人或长者,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,次序是先长后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