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朋友圈文案

赞美粽子的经典诗句10句,品味诗意端午

—【01】—

今日端午谢街坊,时节因缘要举扬。

莫问腕头缠百索,且将粽子吃沙糖。

——宋·释怀深《偈一百二十首·其四一》

今日又逢端午节,特地向街坊邻里表达谢意,因为这节日的因缘,值得我们共同宣扬和庆贺。

不必去追问手腕上缠绕的百条五彩丝线有何深意,也无需执着于那些繁琐的节俗,只管开开心心地将这甜滋滋的粽子吃下。

禅师认为,节日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,在于当下的节日分享,而非拘泥于形式。

简单的快乐,对世俗生活的随缘,才是最真切的感受。

人生在世,许多时候我们过于执着于形式,忽略了事物本身所带来的欢愉。

—【02】—

来时三月春犹在,到日端阳节又临。

珍重主人意勤腆,满盘角黍细包金。

——唐·杨巨源《谢人送粽》

来的时候,正是三月春意正浓之际,春光仍在,而不知不觉间,又迎来了这端阳节。

我珍重地感受到,主人真挚而周到的情意,特意为我准备了满满一盘粽子,那粽子被细致地包裹着,里面的糯米如金子般饱满,让人感到人间有情。

小小的粽子,承载的不仅是它的习俗文化,更是人与人间浓浓的情谊。

在异乡漂泊,能感受到来自他人体贴的善意,心中定然充满了感动,也让这端午节多了一层人间的温情。

—【03】—

有酒不病饮,况无菖蒲根。

空怀楚风俗,角黍吊沉魂。

——宋·梅尧臣《午日三首》

如果有美酒,即使身体不适也想痛饮一番,何况此刻连那菖蒲的根茎也寻不到,无法浸泡出应节的香酒。

心中空自怀念着楚地的古老风俗,那些用来祭奠屈原的角黍,本应是吊唁沉魂的祭品,如今也只能在想象中浮现。

身处异地,对楚地风俗的怀念,对屈原的追思,因现实的阻碍,无法尽情感受端午节传统习俗,而显得更加无奈。

—【04】—

角黍菖蒲酒,年年旧俗谙。

采衣君自乐,白发我何堪。

静味瑶华句,闲思玉柄谭。

报之长命缕,祝庆在图南。

——宋·徐铉《和李秀才端午日见寄》

端午节吃角黍,饮菖蒲酒,这年年旧有的习俗,我早已熟知。

看到你穿着节日的盛装,自得其乐,而我已是满头白发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的感伤。

静静地品味着你寄来的如瑶华般美丽的诗句,闲暇时也思索着你那精辟的谈吐。

将用这象征长寿的彩色丝线来回报你的情谊,并遥祝你前程似锦,像那鲲鹏一样展翅高飞,飞向遥远的南方。

与友人之间在端午节的唱和之作,既有对节日喜悦的分享,也有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叹,更饱含着对友人美好未来的真挚祝愿,这情谊,在岁月的流逝中显得愈发珍贵。

—【05】—

怡颜无暑到新宫,一样珠帘广殿风。

角黍菖丝随节物,旨甘时下五云中。

——宋·曹勋《端午帖子九首 其二 》

心情愉悦地来到这新建的宫殿,丝毫没有感受到夏日的暑热,透过珠帘,殿内吹来的清风,也带着同样的凉意。

端午节的特有食物,粽子和菖蒲丝,都摆放在面前,那美味的佳肴,如天降的五彩祥云一般,适时地呈现在眼前。

在皇家禁苑之中,连节日的风物也显得格外精致,这不仅展现了节日的盛况,对这种安逸生活满足,皇家恩典的赞美。

—【06】—

处处稻分秧,家家麦上场。

敢悲身老大,独幸岁丰穰。

酪美朱樱熟,菰青角黍香。

翛然一竹几,饱受北窗凉。

——宋·陆游《五月一日作 》

五月一日,田野间一派生机勃勃,到处是农人忙着插秧的身影,家家户户的麦子也都收割完毕,堆满了打谷场。

面对这丰收的景象,虽然感叹自己已经年迈,但心中独独庆幸,能够看到这样一个丰收的年景,这便是最大的幸事。

此时,酪浆香甜,朱红的樱桃也已成熟,那绿色的菰叶包裹着香气四溢的角黍,一切都充满了夏日的芬芳。

独自闲适地坐在一张竹制的矮几旁,尽情享受着从北窗吹来的阵阵凉风。

虽感叹年华老去,却因眼前的丰收,夏日清凉而感到满足。

—【07】—

披风别殿地无尘,辟恶灵符自有神。

九子粽香仙醴熟,共瞻宸极祝千春。

——宋·晏殊《端午词 内廷 其二》

清风吹过别殿,地面纤尘不染,而那辟邪的灵符,似乎也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,庇佑着一切。

端午节特制的九子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,如仙酿般甘美的酒液也已酿熟,一切都为这特殊的节日增添了气氛。

共同仰着那遥远的天际,为皇上献上千秋万代的祝福。

宫廷内庆祝端午节,作为内廷的一员,感受着节日的喜庆和皇家恩泽。

—【08】—

九子粽新传楚俗,赤灵符验出仙方。

汉宫尽祝如天寿,鹊尾鑪烟起瑞香。

——宋·晏殊《端午词 御阁 其二 》

九子粽,是从楚地新近传来的习俗,带着独特的清香,而那赤色的灵符,也仿佛验证了仙家的方术,具有神奇的功效。

汉宫上下都共同祝愿皇帝,如上天一样长寿无疆,鹊尾香炉中升腾而起的烟雾,也带着吉祥的瑞香,弥漫在宫殿中。

九子粽与灵符,都成为了皇家盛世的象征,也是对皇帝的祝愿,对国家长治久安、繁荣昌盛的期盼。

—【09】—

金盘碧粽裹雕菰,九节菖蒲渍玉壶。

拓地直临西海岸,朱书无用辟兵符。

——宋·王仲修《宫词 其三》

金色的盘子里,碧绿的粽子包裹着雕刻般的菰叶,那九节的菖蒲,浸泡在美玉制成的壶中,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精致而华美。

宫殿依地势而建,直接俯瞰着那遥远的西海岸,宽广无垠。

这场景,即使不用朱砂书写的符箓,也能辟除邪恶,因为这里本身就充满了祥瑞之气。

宫廷端午节的奢华与庄重,粽子与菖蒲的摆设,都体现了皇家的气派。

而那“朱书无用辟兵符”,则暗示了盛世的太平,君临天下,气象万千。

—【10】—

重五山村好,榴花忽已繁。

粽包分两髻,艾束着危冠。

旧俗方储药,羸躯亦点丹。

日斜吾事毕,一笑向杯盘。

——宋· 陆游《乙卯重五》

重五之日,山村显得格外美好,那石榴花不知何时,已经开得繁盛。

孩子们在头上戴着两个发髻一样的粽子香囊,大人们则在帽子上插着艾草,这是村里端午节特有的习俗。

按照旧时的风俗,人们会准备各种药材,而我这瘦弱的身躯,也涂抹上丹药,以期能够强身健体。

当夕阳西下,一天的忙碌终于结束,带着满足的笑容,走向那摆满酒菜的杯盘,享受这简单的快乐。

虽已年老,但在这淳朴的节日氛围中,依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闲适,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热爱生活、随遇而安的淡然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