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来了,阳光柔和了,风也温柔,花儿也开始打着朵。这个时候,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,把手伸出窗外,感受一下春风拂过指尖的温度。
古人没有朋友圈,也没有相机,但他们用笔,把春天的美好记了下来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读8首写春天的经典诗词,看看古人是如何描写春天的。
一、《春晓》 孟浩然
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这首诗我们小时候就会背,简单,却总读不腻。它写的是一个普通的春天早晨,没有惊天动地的事,只是自然的声音、天气的变化、花的飘落。
“春眠不觉晓”,春天的夜晚很舒服,一觉到天亮都不觉得。
“处处闻啼鸟”,醒来后,听到外面鸟儿叫个不停,说明春天真的来了。
“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”,夜里下了一场雨,风也吹了,诗人没看到花落,但听到了声音,心里自然想到:不知道有多少花掉在了地上。
整首诗的节奏轻快,却有一点点淡淡的忧。春天虽好,但花会落,时间会走,美好总是短暂。
二、《咏柳》 贺知章
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
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
这是一首写柳树的诗,也是一首写春风的诗。
柳条在春风中抽出嫩芽,一根根垂下来,就像绿色的丝带。诗人把柳树比作打扮好的女子,用“碧玉”来形容新叶,既清新又漂亮。
最妙的,是最后一句:“二月春风似剪刀”。春风不是吹乱头发的风,它更像一位手艺高明的裁缝,细细地剪出了树上的每一片嫩叶。
这首诗读起来节奏明快,像春风一样,给人一种舒服、轻盈的感觉。
三、《江南春》 杜牧
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江南的春,是柔软的,是潮湿的,是带着水气的温暖。
第一句把画面铺得很大:“千里莺啼绿映红”,整个江南的春天是有声音的,也是有颜色的。绿色的柳叶、红色的花,还有黄莺的叫声,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,组成了春天最热闹的样子。
“水村山郭酒旗风”,生活气息也来了。村庄、小镇、酒馆的旗子在风里飘着,一切都那么自在。
最后一句写出了江南的古意,寺庙、楼台,藏在烟雨中,有点朦胧,有点惆怅。春天的美,有时候就在这种朦朦胧胧里。
四、《大林寺桃花》 白居易
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
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
很多人觉得春天很短,还没怎么享受,就要过去了。但这首诗告诉我们,春天没有真正离开,它只是去了别的地方。
“人间四月芳菲尽”,大多数地方花都谢了。
可在山上的大林寺,桃花却才刚刚盛开。春天就像个调皮的小孩,悄悄地换了个地方待着。
这首诗的后两句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。原以为春天走了,没想到,它在山里还等着你去发现。
五、《钱塘湖春行》 白居易
孤山寺北贾亭西,水面初平云脚低。
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。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最爱湖东行不足,绿杨阴里白沙堤。
白居易春天在西湖边散步,看到了很多动人的细节。
“早莺争暖树”,黄莺为了抢占向阳的树枝唱个不停。
“新燕啄春泥”,燕子已经开始忙着筑巢了,春天的生活感扑面而来。
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,花开得多、开得乱,眼睛都看不过来了。
“浅草才能没马蹄”,地上的草虽然还不高,但已经可以盖住马蹄了。
最后那句“绿杨阴里白沙堤”,诗人最爱的地方就是那条安静又美丽的小路,有树有影,有风有诗。
六、《春夜喜雨》 杜甫
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这是一首写春雨的诗。春天的雨不像夏天那样猛,它是温柔的,是贴心的,是“知时节”的。
最有名的当然是“润物细无声”,这句几乎成了春雨的代名词。它悄悄地下着,不打扰人,也不声张,却把万物都滋润了。
诗人站在黑夜中,看着远处的灯火,心里想的是:这场好雨,会让明天的花儿开得更好。
“花重锦官城”,整个成都城在雨后,被花压得满满的,那画面太美了。
七、《泊船瓜洲》 王安石
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
春天的景色,再美也比不过想家的心情。
这首诗虽然写了春风绿了江南岸边,但其实,王安石的眼里只有“家”。
“明月何时照我还”,是问月亮,也是在问自己: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去?
我们每个人,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瞬间。站在异地,看着春天来临,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那少的,其实是熟悉的面孔,是热腾腾的一碗饭,是家。
八、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》 韩愈
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。
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
早春,不像仲春那样花团锦簇,也没有晚春那种热烈。它是细雨,是嫩草,是悄悄展开的春天。
“草色遥看近却无”,这句特别有意思。远远看,好像草都绿了,走近一看,才发现只是刚冒头的嫩芽。
春天就是这样,在你不注意的时候,已经来了。
“最是一年春好处”,诗人说得明白:春天最美的时刻,不是最热闹的时候,而是现在。这个刚刚开始的春天,有希望、有新意、有无限可能。
这八首诗,有的写花,有的写雨,有的写柳,有的写思乡。它们风格不同,却都抓住了春天的那一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