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朋友圈文案

写母亲的诗7首,品味永恒的母爱

① 游子衣上春晖暖:孟郊《游子吟》
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,

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

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!

一针一线缝进的是牵挂,一撇一捺写不尽的是亏欠。千年后的我们,依然能从这密密的针脚中触摸到母亲的温度。她缝的是衣裳,更是游子漂泊时裹在身上的故乡。

② 白发柴门风雪夜:黄景仁《别老母》

搴帷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

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

风雪夜中,诗人叩拜母亲远行,却见白发垂泪,柴门孤寒。此句道尽天下儿女的愧疚:我们追逐星辰大海,却让母亲的年华在守候中凋零。

③ 萱草摇风寄忘忧:王冕《墨萱图》

灿灿萱草花,罗生北堂下。

南风吹其心,摇摇为谁吐?

慈母倚门情,游子行路苦。

萱草又名忘忧草,古人植于北堂祈愿母亲无忧。而今人却常忘了,母亲也曾是少女,她的“忘忧”需以儿女的陪伴浇灌。

④ 寒衣针线密如情:蒋士铨《岁暮到家》

爱子心无尽,归家喜及辰。

寒衣针线密,家信墨痕新。

见面怜清瘦,呼儿问苦辛。

低徊愧人子,不敢叹风尘。

母亲将思念缝进冬衣,将牵挂写入信笺。重逢时一句“见面怜清瘦”,胜过千言万语,那是刻进骨血的疼惜。

⑤ 白居易《燕诗示刘叟》

青虫不易捕,黄口无饱期,

举翅不回顾,随风四散飞。

诗人以燕子育雏喻母亲辛劳。雏燕羽翼丰满后“举翅不回顾”,恰似现代人总在忙碌中忽略:母亲的付出,从不求回报。

⑥ 王安石《十五》

将母邗沟上,留家白紵阴。

月明闻杜宇,南北总关心。

游子眼中的明月,是母亲凝望的眸子。纵隔山海,她的牵挂如月光般无声流淌,照彻每一个异乡的夜晚。

⑦ 典衣籴米奉慈亲:与恭《思母》

霜殒芦花泪湿衣,白头无复倚柴扉。

去年五月黄梅雨,曾典袈裟籴米归。

僧人典当僧衣换米奉母,此般赤子心肠,恰如《诗经》所言:“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”。

从孟郊的春晖到蒋士铨的寒衣,七首诗写尽了母爱的千面万象。这个母亲节,不妨学古人以诗寄情:

– 赠她一枝萱草,吟一句“南风吹其心,摇摇为谁吐”;

– 煮一壶清茶,陪她闲话“见面怜清瘦”的烟火日常;

– 若远隔千里,便寄一封手写信,落款写上“谁言寸草心”。

愿天下母亲:

岁月从不败诗心,萱堂常沐唐宋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