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夏昼偶作
柳宗元〔唐代〕
南州溽暑醉如酒,隐几熟眠开北牖。日午独觉无馀声,山童隔竹敲茶臼。
赏析:溽暑如酒,午睡初醒,以“山童敲茶臼”之声反衬静谧,隐含谪居孤寂。
2. 山亭夏日
高骈〔唐代〕
绿树阴浓夏日长,楼台倒影入池塘。水晶帘动微风起,满架蔷薇一院香。
赏析:绿树浓荫直写盛夏午时,蔷薇满院香以嗅觉点染静谧与生机。
3.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
杨万里〔宋代〕
毕竟西湖六月中,风光不与四时同。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
赏析:接天映日极写莲荷之盛,碧红两色对比凸显西湖盛夏壮丽。
4. 小池
杨万里〔宋代〕
泉眼无声惜细流,树阴照水爱晴柔。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
赏析:拟人化泉眼树阴,蜻蜓立荷尖捕捉初夏灵动,画面清新隽永。
5. 闲居初夏午睡起
杨万里〔宋代〕
梅子留酸软齿牙,芭蕉分绿与窗纱。日长睡起无情思,闲看儿童捉柳花。
赏析:芭蕉分绿写夏意,儿童捉柳花显童趣,慵懒午后鲜活生动。
6. 客中初夏
司马光〔宋代〕
四月清和雨乍晴,南山当户转分明。更无柳絮因风起,惟有葵花向日倾。
赏析:雨后初晴葵花向日,暗喻心志,表达对忠贞品格的追求。
7. 江村
杜甫〔唐代〕
清江一曲抱村流,长夏江村事事幽。自去自来堂上燕,相亲相近水中鸥。
赏析:长夏江村总起,燕鸥自在写村居恬淡,妻儿闲适显知足之情。
8. 约客
赵师秀〔宋代〕
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。有约不来过夜半,闲敲棋子落灯花。
赏析:黄梅雨青草蛙点明夏夜气候,闲敲棋子写等待焦灼与闲适交织。
9. 夏日田园杂兴
范成大〔宋代〕
昼出耘田夜绩麻,村庄儿女各当家。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。
赏析:直写农忙景象,童孙学种瓜以天真反衬劳作辛劳与传承。
10. 纳凉
秦观〔宋代〕
携杖来追柳外凉,画桥南畔倚胡床。月明船笛参差起,风定池莲自在香。
赏析:追凉动作生动,月下笛声与莲香交织,营造夏夜清幽意境。
11. 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
辛弃疾〔宋代〕
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
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桥忽见。
赏析:鹊惊蝉鸣稻香蛙声,勾勒江南夏夜田园生机,路转忽见暗含乡野之趣。
12. 满庭芳·夏景
周邦彦〔宋代〕
风老莺雏,雨肥梅子,午阴嘉树清圆。地卑山近,衣润费炉烟。人静乌鸢自乐,小桥外、新绿溅溅。
赏析:午阴清圆写树荫静谧,新绿溅溅反衬江南湿润,隐含归隐之思。
13. 鹧鸪天
苏轼〔宋代〕
林断山明竹隐墙。乱蝉衰草小池塘。翻空白鸟时时见,照水红蕖细细香。
赏析:白鸟红蕖写夏日色彩,三更雨引出闲适心境,暗含世事淡泊。
14. 夏意
苏舜钦〔宋代〕
别院深深夏簟清,石榴开遍透帘明。树阴满地日当午,梦觉流莺时一声。
赏析:夏簟清凉树阴满地,流莺偶鸣反衬午后宁谧,尽显文人雅趣。
15. 幽居初夏
陆游〔宋代〕
湖山胜处放翁家,槐柳阴中野径斜。水满有时观下鹭,草深无处不鸣蛙。
赏析:水满草深写夏日湿润丰茂,鹭飞蛙鸣烘托幽居之乐。
16.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
苏轼〔宋代〕
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。
赏析:黑云白雨比喻奇崛,写骤雨忽至忽散,展现夏日气象变幻迅疾。
17. 三衢道中
曾几〔宋代〕
梅子黄时日日晴,小溪泛尽却山行。绿阴不减来时路,添得黄鹂四五声。
赏析:梅子黄时点明初夏,绿阴黄鹂声以声衬静,尽显山行闲适。
18. 夏日六言
陆游〔宋代〕
溪涨清风拂面,月落繁星满天。数只船横浦口,一声笛起山前。
赏析:溪涨月落船横笛起,四组意象并置,简笔勾勒山居夏夜清凉。
19. 子夜吴歌·夏歌
李白〔唐代〕
镜湖三百里,菡萏发荷花。五月西施采,人看隘若耶。
赏析:以荷花喻西施之美,写采莲盛景,暗含对宫廷生活的讽喻。
20. 晚晴
李商隐〔唐代〕
深居俯夹城,春去夏犹清。天意怜幽草,人间重晚晴。
赏析:天意怜幽草拟人写雨后晚晴,寄托身世之感与对安宁的向往。
21. 观刈麦
白居易〔唐代〕
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夜来南风起,小麦覆陇黄。
赏析:南风小麦黄直写夏收农忙,后联描绘送饭场景,展现农家辛劳。
22. 江村
杜甫〔唐代〕
清江一曲抱村流,长夏江村事事幽。自去自来堂上燕,相亲相近水中鸥。
赏析:长夏江村总起,燕鸥自在写村居恬淡,妻儿闲适显知足之情。
23. 采莲曲
王昌龄〔唐代〕
荷叶罗裙一色裁,芙蓉向脸两边开。乱入池中看不见,闻歌始觉有人来。
赏析:荷叶罗裙与芙蓉交融,闻歌始觉以听觉反衬视觉,人景和谐。
24. 夏日南亭怀辛大
孟浩然〔唐代〕
山光忽西落,池月渐东上。散发乘夕凉,开轩卧闲敞。
赏析:荷风送香竹露滴响,嗅觉听觉写夏夜清凉,暗含怀人孤寂。
25. 积雨辋川庄作
王维〔唐代〕
积雨空林烟火迟,蒸藜炊黍饷东菑。漠漠水田飞白鹭,阴阴夏木啭黄鹂。
赏析:水田白鹭、夏木黄鹂,广角特写结合,写尽雨后田园静谧。
26. 夏花明
韦应物〔唐代〕
夏条绿已密,朱萼缀明鲜。炎炎日正午,灼灼火俱燃。
赏析:朱萼明鲜灼灼火燃,写夏花绚烂与生命热烈。
27. 采桑子·荷花开后西湖好
欧阳修〔宋代〕
荷花开后西湖好,载酒来时。不用旌旗,前后红幢绿盖随。
赏析:红幢绿盖喻荷,烟雨笙歌间写西湖夏日繁华与疏狂意趣。
28. 得胜乐·夏
白朴〔元代〕
酷暑天,葵榴发,喷鼻香十里荷花。兰舟斜缆垂杨下。
赏析:直写酷暑荷香,披襟散发呼应避暑之趣,语言爽利如画。
29. 首夏山中行吟
祝允明〔明代〕
梅子青,梅子黄,菜肥麦熟养蚕忙。山僧过岭看茶老。
赏析:以梅子青黄点明时序,山僧村女对写江南农事与闲适生活。
30. 浣溪沙·端午
苏轼〔宋代〕
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
赏析:端午风俗入词,流香涨腻彩线小符,尽显夏日节庆鲜活。
31. 夏日绝句
李清照〔宋代〕
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。至今思项羽,不肯过江东。
赏析:借夏日炽烈气象,托项羽气节抒慷慨之志,语言刚健激昂。
32. 鄂州南楼书事
黄庭坚〔宋代〕
四顾山光接水光,凭栏十里芰荷香。清风明月无人管,并作南楼一味凉。
赏析:十里荷香总揽夏景,清风明月化凉意,旷达心境跃然纸上。
33. 竹枝词
刘禹锡〔唐代〕
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江上踏歌声。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。
赏析:东日西雨双关无情有情,写少女情思,构思巧妙活泼。
34.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
施肩吾〔唐代〕
僧舍清凉竹树新,初经一雨洗诸尘。微风忽起吹莲叶,青玉盘中泻水银。
赏析:青玉盘泻水银喻雨后莲叶承露,语言清丽,禅意盎然。
35. 端午即事
文天祥〔宋代〕
五月五日午,赠我一枝艾。故人不可见,新知万里外。
赏析:借端午夏景写丹心不改,隔辽海暗含家国之痛,沉郁悲壮。
36. 夏日登车盖亭
蔡确〔宋代〕
纸屏石枕竹方床,手倦抛书午梦长。睡起莞然成独笑,数声渔笛在沧浪。
赏析:简居午梦渔笛声点缀,暗含超然物外之志,淡泊悠然。
37. 过雍秀才居
贾岛〔唐代〕
夏木鸟巢边,终南岭色鲜。就凉安坐石,煮茗汲邻泉。
赏析:夏木鸟巢蜩稀暑雨,写山居清幽,末句邀约尽显隐逸之趣。
38. 夏日题老将林亭
张蠙〔唐代〕
百战功成翻爱静,侯门渐欲似仙家。墙头雨细垂纤草,水面风回聚落花。
赏析:雨细风回垂草落花,反衬老将淡泊,暗讽功名虚妄。
39. 夏旱
白居易〔唐代〕
太阴不离毕,太岁仍在午。旱日与炎风,枯焦我田亩。
赏析:直写夏日大旱酷烈,唯农最苦直指民生艰辛,沉痛有力。
40. 夏夜
韩偓〔唐代〕
猛风飘电黑云生,霎霎高林簇雨声。夜久雨休风又定,断云流月却斜明。
赏析:猛风簇雨转断云流月,写夏夜骤雨初歇,画面跌宕有致。
41. 夏夜叹
杜甫〔唐代〕
永日不可暮,炎蒸毒我肠。安得万里风,飘飖吹我裳。
赏析:直写酷热难耐,渴求凉风,开轩纳凉道出夏夜无奈中的喘息。
42. 阮郎归·初夏
苏轼〔宋代〕
绿槐高柳咽新蝉,薰风初入弦。碧纱窗下水沉烟,棋声惊昼眠。
赏析:小荷翻榴花燃写初夏动态,琼珠碎却圆喻水珠灵动清新。
43. 首夏
白居易〔唐代〕
孟夏百物滋,动植一时好。麋鹿乐深林,虫蛇喜丰草。
赏析:百物滋长反衬诗人枯槁孤寂,隐含身世之叹。
44. 夏日
张耒〔宋代〕
长夏江村风日清,檐牙燕雀已生成。蝶衣晒粉花枝舞,蛛网添丝屋角晴。
赏析:蝶衣蛛网写夏日闲居细节,末句樵渔此生直抒归隐之志。
45. 初夏游张园
戴敏〔宋代〕
乳鸭池塘水浅深,熟梅天气半阴晴。东园载酒西园醉,摘尽枇杷一树金。
赏析:枇杷一树金以色彩写田园闲适,尽显醉游之乐。
46. 夏旱
李石〔宋代〕
四月旱火坤西维,湫潭百丈沧江湄。潭中老龙帝所御,偃蹇不任世俗羁。
赏析:借“老龙不雨”讽喻统治者救灾不力,神话意象与现实批判结合。
47. 夏旱
白居易〔唐代〕
太阴不离毕,太岁仍在午。旱日与炎风,枯焦我田亩。
赏析:直写大旱酷烈,唯农最苦直指民生艰辛,沉痛有力。
48. 夏夜
陆游〔宋代〕
山崦风生鵩啸悲,柴门月上树阴移。熏衣汗雨初乾后,玉腕提壶笑怨迟。
赏析:风生月移写夏夜清凉,提壶笑怨暗含生活琐趣。
49. 夏日田园杂兴
范成大〔宋代〕
采菱辛苦废犁锄,血指流丹鬼质枯。无力买田聊种水,近来湖面亦收租。
赏析:采菱辛劳与湖面收租对比,揭露赋税苛重,同情农人疾苦。
50. 夏日晚望
贯休〔唐代〕
登临聊一望,不觉意恞然。陶侃寒溪寺,如今何处边。
赏析:旱雾山火写夏日酷旱,干戈满田转写战乱,忧国忧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