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《山居秋暝》——王维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
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
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
诗开篇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,“空山”“新雨”“秋”等词营造出清新、宁静的氛围。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动静结合,展现了自然的美妙。浣女归林、渔舟下湖的场景,富有生活气息,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向往。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
2. 《山行》——杜牧
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生处有人家。
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此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。弯曲的石径、白云深处的人家为背景,烘托出诗人对枫林晚景的喜爱。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一句,将深秋枫叶的艳丽展现得淋漓尽致,体现出诗人豪爽向上的精神,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美。
枫桥夜泊
3. 《枫桥夜泊》——张继
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。
姑苏城外寒山寺,夜半钟声到客船。
诗中以月落、乌啼、霜满天、江枫、渔火等景物,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画面,同时烘托出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忧愁,寒山寺的钟声更增添了凄凉之感。
4. 《秋词》——刘禹锡
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
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。
诗人一反常调,开篇提出自己对秋天的独特见解,认为秋日胜过春天。后两句通过描绘晴空中白鹤凌云飞翔的景象,展现出秋天的生机与活力,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
5. 《登高》——杜甫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诗人描绘了秋风萧瑟、落叶飘零、长江滚滚的壮阔秋景,借景抒发了身世飘零、老病孤愁的悲哀,蕴含着对人生苦难的深沉感慨,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诗风。
6. 《天净沙·秋思》——马致远
枯藤老树昏鸦,
小桥流水人家,
古道西风瘦马。
夕阳西下,
断肠人在天涯。
这首曲以枯藤、老树、昏鸦等多种景物并置,组合成一幅凄凉的秋日图景,夕阳西下的背景更增添了凄凉感,烘托出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孤寂和愁苦之情。
7. 《苏幕遮》——范仲淹
碧云天,黄叶地,秋色连波,波上寒烟翠。山映斜阳天接水,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外。
黯乡魂,追旅思,夜夜除非,好梦留人睡。明月楼高休独倚,酒入愁肠,化作相思泪。
上阕描绘了一幅辽阔苍茫的秋景图,碧云、黄叶、寒波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。下阕则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,将秋景与愁情融为一体,意境深远。
8. 《渔家傲·秋思》——范仲淹
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
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羌管悠悠霜满地。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
词的上片勾勒出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秋景图,表现出边塞环境的艰苦和孤寂。下片则抒发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报国之志,两者相互交织,体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概。
9. 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——李清照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!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!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
词人通过描写残秋的景色,如秋风、大雁、黄花、梧桐、细雨等,营造出一种凄凉、冷清的氛围,将自己国破家亡、孤独寂寞的愁苦之情融入其中,表达了她晚年的悲惨境遇和内心深处的哀愁。
10. 《秋夕》——杜牧
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
天阶夜色凉如水,卧看牵牛织女星。
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秋夜室内的景象,银烛秋光、冷画屏、扑流萤等,营造出一种清幽、孤寂的氛围。后两句则写室外,夜色寒凉,宫女卧看牵牛织女星,含蓄地表达了宫女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爱情的向往。